澳大利亞醞釀已久的礦產資源使用稅(礦產稅)草案日前正式公布,并有望于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該草案提議,礦產稅僅針對鐵礦和煤礦,稅率設定為利潤的30%。由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且對澳大利亞礦產資源有多個投資項目,一時間,中國將為澳大利亞礦產稅埋單的論調不絕于耳。
澳大利亞醞釀已久的礦產資源使用稅(礦產稅)草案日前正式公布,并有望于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該草案提議,礦產稅僅針對鐵礦和煤礦,稅率設定為利潤的30%。由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且對澳大利亞礦產資源有多個投資項目,一時間,中國將為澳大利亞礦產稅埋單的論調不絕于耳。還有一些業(yè)內人士認為,澳大利亞礦業(yè)稅對其國內經濟和中國經濟都將造成沖擊。然而,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澳大利亞礦稅對中國企業(yè)在澳大利亞投資項目的影響其實很有限,對其國內經濟的影響也是微不足道的。
對中資項目影響不大?
記者瀏覽了這份長達170多頁的草案,其涵蓋了礦業(yè)稅征收方式,包括針對現(xiàn)有項目、新建項目以及合資企業(yè)等情況的征稅案例。有媒體報道認為,澳大利亞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和煤炭產品出口國,礦業(yè)資源稅草案將征稅目標瞄準鐵礦和煤礦,勢必推高全球的鐵礦石和煤炭價格。這對中國來說,無疑不是一個好消息。
持這種觀點的人士提出的一個最重要的依據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2010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鐵礦石總額約為3億噸(約占總進口量的四成),金額超過450億美元。假設鐵礦石企業(yè)將礦石價格提升15%來對沖稅收成本,中國鋼鐵企業(yè)至少要掏出50億美元來為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稅買單。如果其他國家的鐵礦石跟風漲價,中國鋼鐵企業(yè)增加的支出將超百億美元。
從煤炭方面來看,中國現(xiàn)在已經成為煤炭凈進口國。海關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中國進口煤炭5688萬噸,全年進口超億噸成為必然。澳大利亞作為全球重要的煤炭出口基地,去年昆士蘭地區(qū)(澳大利亞主要產煤地)發(fā)生洪水,引發(fā)國際煤炭價格飛漲。盡管目前國內的煤炭價格尚未與國際價格對接,但其傳導效應仍然讓市場壓力巨大。
此外,中國近兩年加大了對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的投資力度,也成為這種觀點的重要依據之一。據悉,寶鋼、首鋼、武鋼、中鋼、鞍鋼、中信泰富等企業(yè),都在澳大利亞投資了鐵礦;煤炭方面,2009年兗州煤業(yè)以33.33億澳元在澳大利亞收購了Felix煤礦100%股權,2011年5月,兗州煤業(yè)出價約38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煤企WhitehavenCoal。聯(lián)合金屬網的分析師胡凱指出,一旦資源稅開征,很可能將增加企業(yè)投資澳大利亞礦業(yè)的風險,對投資回報率產生影響。
然而,記者在采訪當中了解到,礦產資源租賃稅草案的影響對我國在澳大利亞的投資項目的影響相對有限。五礦證券研究員張涵對本報記者表示,這主要出于兩個原因:一是該稅種主要針對經營利潤為正的礦山,目前我國企業(yè)在澳大利亞經營的礦山中,進入成熟期且穩(wěn)定盈利的項目屈指可數。大量的項目還在投入期,短期內不會受影響。二是在稅收抵扣上存在操作空間。比如,除了澳大利亞聯(lián)邦政府的礦產資源租賃稅外,各州政府還按2%-10%不等的稅率征收租貸稅,按規(guī)定這是可以用來抵減租賃稅的。另外,國內企業(yè)在澳大利亞的投資對于加大供給和平抑價格上漲有著積極意義。
另據了解,新稅收方案僅適用于年利潤額在5000萬澳元及以上的鐵礦和煤礦企業(yè),低于這一水平不用交稅。征收方案還規(guī)定了稅收起征門檻,準許投資回報率為10年期公債利率(目前約為5%)加上7%計算,也即利潤率低于12%的企業(yè)也不用征收,企業(yè)甚至還可以選擇賬面價值或市場價值作為計算準許回報率的基準,微利企業(yè)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另外,新稅收方案規(guī)定新投資項目將通過即時沖減的形式享受優(yōu)待,而非在數年中計入折舊,亦即新投資項目可即刻獲得稅收減免收益,只在獲取相當收益以至于收回前期投資后才會繳納這項新稅收。
不過,張涵表示,除中資礦業(yè)投資者外,倚賴進口鐵礦石的中國鋼鐵業(yè),則面臨澳大利亞礦商轉嫁稅收成本。中國鋼鐵行業(yè)粗鋼年產量目前達6億噸,占全球總產量44.3%,是全球第一。但中國大中型鋼鐵企業(yè)的銷售利潤,只有3%左右。很多鋼企甚至處于虧損邊緣,不時以檢修為名停產,單在10月已有17家鋼企停產檢修。新稅對鋼鐵業(yè)影響將難以估計。
分析家指出,各國出于保護礦產資源,加重資源稅將是全球大勢所趨。中國作為資源消耗大國,需加快產業(yè)結構調整,減少對傳統(tǒng)資源、傳統(tǒng)產地的依賴。期望中國轉戰(zhàn)非洲礦業(yè),突破澳大利亞壟斷。
澳大利亞經濟不受沖擊?
據了解,礦產資源使用稅由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提出。在陸克文政府看來,澳大利亞龐大的礦產資源應該是全體澳大利亞國民的財富,但澳大利亞的兩大礦業(yè)巨頭必和必拓、力拓的最大股東都是海外投資者,兩大公司巨額利潤中的相當大部分也因此“流失”海外。為了把礦業(yè)利潤留在國內,陸克文政府決定出臺資源稅。
陸克文政府當初決定將稅率定在40%,這一高稅率受到了礦業(yè)巨頭的聯(lián)合抵制,陸克文也因此下臺。女總理杰拉德上臺后,對40%的稅率進行了調整,將稅率降到30%。但這一稅率依然受到了來自礦產界的抵制。直到去年底澳大利亞昆士蘭地區(qū)爆發(fā)洪水災害,為了推動災后重建,政府和礦產界才在30%稅率上達成妥協(xié)。
近10年來,在新興經濟體對礦產品強勁需求支撐下,澳大利亞經濟實現(xiàn)了由“騎在羊背上”到“坐在礦車上”的轉換,對礦產業(yè)依賴度日益增加。
據澳大利亞官方報告統(tǒng)計,2009至2010財年,在澳大利亞前10大出口產品中,8項為礦產品,合計占澳大利亞貨物和服務出口總額的45.73%。其中,排名第一的煤炭占14.34%,排名第二的鐵礦石以及精礦占13.8%。
然而,對于礦業(yè)的過度依賴產生了經濟學界所謂的“雙速經濟”,也即礦業(yè)部門業(yè)務增長快、利潤高,制造業(yè)等其他部門增長慢、利潤低;礦業(yè)大州經濟增速高、失業(yè)率低,缺礦州的經濟增速低、失業(yè)率高。
在礦業(yè)飛速增長的背后,澳大利亞經濟部門間的收益率差距和地區(qū)間貧富懸殊日趨顯著。這種經濟失衡加劇了行業(yè)以及地區(qū)間矛盾,也加大了宏觀經濟調控難度。澳大利亞前財政部長林賽·坦納曾警告說,澳大利亞需要減少對礦業(yè)的過度依賴,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否則將嚴重威脅國家戰(zhàn)略經濟安全。
在一國經濟結構中,如果單一產業(yè)過度膨脹,則可能開始吞噬過多經濟資源,在財富分配、出口等領域擠壓其他產業(yè),形成所謂“黑洞效應”。一些經濟學家指出,如今澳大利亞經濟正受制于“黑洞效應”。墨爾本大學格拉頓研究所的經濟學家索爾·艾斯雷克表示,長期看來,礦業(yè)不能確!敖^大多數澳大利亞人獲得繁榮”,反而損害其他產業(yè)。艾斯雷克認為,在礦業(yè)繁榮影響下,澳元兌美元匯率上漲至30年來的高位,這將大大削弱澳大利亞農業(yè)、制造業(yè)、旅游業(yè)和教育產業(yè)的國際競爭力。在勞動就業(yè)方面,礦業(yè)過快發(fā)展導致技術工人短缺。在澳大利亞政府收緊移民政策的情況下,預計包括礦產業(yè)在內的相關產業(yè)部門的工資仍將維持高位,從而影響勞動生產率。
由此看來,在澳大利亞推行礦稅改革勢在必行。但其國內也有人認為,礦產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如要承受如此高的稅負,勢必遭受打擊,甚至連累其國民經濟的整體發(fā)展。據澳大利亞國庫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較之“資源暴利稅”,預計“礦產資源使用稅”將使澳大利亞財政在10年間少收入600億澳元。
對此,澳大利亞資源、能源與旅游部長馬丁·弗格森表示,該國新推行的礦產稅沒有影響投資,也沒有影響該國經濟,稱當前仍有大量資金進入該行業(yè)。
弗格森表示,僅在天然氣領域,當前投資已達1200億-1300億澳元。同時在鐵礦石和煤炭領域,奧林匹克大壩可能的擴張,南澳大利亞的銅和鈾運營項目同樣擁有巨大的投資。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163gbyy.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163gbyy.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163gbyy.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
